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履职依据> 政策文件

关于印发《江西省公安机关2021年政务服务工作要点》的通知

访问量:

关于印发《江西省公安机关2021年政务服务工作要点》的通知

赣公办字〔2021〕10号

各设区市公安局,厅直各单位:

现将《江西省公安机关2021年政务服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工作推进落实,确保我省公安“放管服”改革取得新成效。

江西省公安厅办公室     

2021年2月28日        

(此件主动公开)

江西省公安机关2021年政务服务工作要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起步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全省公安机关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做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不断加大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力度,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水平,以一流的公安政务服务助力全省建设全国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省份。   

一、不断创新,实现公安政务服务新作为

(一)强化在线服务平台功能。深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积极配合“赣服通4.0版”升级完善,重点推动与自然人相关的基础信息、身份信息等数据归集共享,确保相关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可验证核实和修复,推动更多公安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无证办理”。进一步做好“适老化”功能升级,提供相关应用的“关怀模式”“长辈模式”,涉及老年人服务,要具备授权代理、亲友代办、一部手机绑定多人等功能。

(二)持续推进“无证办理”业务。持续推动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等常用证件补换领等高频事项网上“无证办理”,优化网上办事流程,提升网上办件量,改善群众体验感。探索“无证办理”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办事企业和群众通过“刷脸”“扫码”“亮码”等方式,自动调取证照数据,自动生成材料,实现政务服务“无证办理”。

(三)深入推进异地通办业务。逐步推动省内临时身份证“全省通办”,全面实现省内办理非营运小型微型汽车登记业务凭身份证明“一证通办”,推出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户籍类证明和工作调动户口迁移,大中专院校录取学生户口迁移、大中专院校学生毕业户口迁移、夫妻投靠户口迁移、父母投靠子女户口迁移等5类户口迁移业务“跨省通办”。拓展与重点人口流入省份合作,与福建省试点开展新生儿落户、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试点推行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实现二手车过户查验登记在转入地一次办结、一站式办理,推动高频事项“跨省跨城通办”,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全市通办”“同城通办”。

(四)积极探索“赣通分”应用。以升级打造“赣服通”4.0版为契机,牢牢把握5G时代政务服务移动化、智能化趋势,开启“区块链+信用服务”新模式。梳理全省公安业务领域“赣通分”应用场景,积极探索“赣通分”在户口迁移落户、大型活动入场、出入境证件办理等领域的场景应用,持续完善“赣通分”信用评价体系。

(五)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一链办理”改革含金量,从企业群众办成“一件事”角度出发,简化新生儿落户、企业公章刻章网上办事流程,推出“毕业一件事”、“我要购买非机动车”等“一件事一次办”,实现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限时办结。全面推行电动自行车“带牌销售”服务模式,实现电动自行车查验、销售、登记、挂牌一站式服务,提高电动自行车登记率。

(六)拓展电子凭证新业态场景应用。积极推行机动车登记交强险凭证、机动车销售发票联网核查电子信息,持续推进身份证电子凭证酒店入住、网吧登记、大型活动入场等服务场景应用,推动实现政务服务“一码办”,大力推广旅馆业刷脸入住、身份证电子凭证入住等入住登记模式,积极支持网约房、民宿、自助设备入住等新业态发展,推动所有宾馆旅店实现身份证电子凭证入住。

(七)探索无人自助多功能服务。加大自助设备投放社区的数量比例,积极开展邮政、银行自助终端合作,探索跨警种多功能一体化自助服务终端,利用自助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跨省跨城通办”,积极推动“智慧导办”智能化服务,为群众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自助办”“就近办”。

(八)推进外国人融入服务。稳妥推进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升级、换发,积极推动外国人证件便利化应用,探索开展移民事务服务中心(站点)建设以及搭建外国人工作、居留网上预约申请平台,逐步扩大开展“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试点范围,推动长期居留外国人融入服务,为来赣干事创业、商务旅游的外国人提供更多的便捷政务服务。   

二、优化措施,推进公安政务服务新发展

(九)巩固“一门一窗”服务。巩固强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除因安全等特殊原因外,严格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全省公安机关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当地政府综合性实体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实现群众企业“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十)精简规范政务服务事项。推动政务服务“减环节、减材料、减证明、减跑动、减时间、减费用”等“六减”工作,做好政策公开和解读工作,办事进度对外公开可查,切实增强政务服务透明度。动态梳理完善全省公安机关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清单、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保持清单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清理规范所有行政管理领域中介服务事项,纳入全省统一中介服务超市。

(十一)深化延时错时预约服务。进一步科学合理设定延时错时预约服务事项和服务方式,在梳理错时预约服务清单的基础上,提升线下延时错时办理能力,增强线上预约服务功能,强化跨部门间业务协同办理,科学设置延时窗口,协同开展延时错时预约服务,确保延时错时期间能完整办成“一件事”。

(十二)推进高频事项下沉基层。进一步优化基层警务资源,强力推进交所融合改革,在已推出的3类15项简单高频交管业务进驻公安派出所户籍窗口的基础上,逐步有序增加交通违法计分类业务进驻公安派出所,推进更多公安行政管理服务事项进驻公安派出所综合窗口,打造“一网办”“一窗办”“就近办”等政务服务新亮点。

(十三)便利老年人办事服务。建立便利老年人的“无健康码通道”,提供现金支付渠道,要强化线下大厅服务兜底功能,设置接待专窗,配备引导人员,提供咨询、指引、帮办代办等便利化服务,实行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办理除居民身份证以外的其它户政业务可委托亲属办理,对身体患病、残疾等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开展上门服务。

(十四)保护企业正当权益。持续督促落实停止收取旅馆业、易制毒化学品企业运维费,咨询费,线路运营费等服务费用,最大限度为企业减负。积极构建促进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的发现和惩处力度,对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领域,建立惩罚性赔偿和巨额罚款等制度。

三、健全机制,构建公安政务服务新格局

(十五)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全面梳理公安业务所有证明事项目录清单和实行告知承诺制的目录清单,并通过门户网站统一公布。对群众在办理出具户籍证明等业务时,公安机关通过人口信息查询等可以证明的事项,履行告知承诺后,不再要求群众出具户口簿、身份证等证明材料。

(十六)建立健全政企政群沟通机制。增强警民互动的有效性和时效性,进一步规范江西省政务服务咨询投诉平台、“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江西12345”政务服务热线、江西公安为民服务网上办事系统咨询投诉平台以及“我向省长建言”“厅长信箱”“网上信访”“12389”等群众咨询、投诉问题的受理、转办、回复工作,畅通企业和群众咨询投诉举报渠道,健全完善企业和群众反映问题处理的闭环机制。

(十七)完善跨行业跨部门监管机制。以鼓励创新、确保安全为原则,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平台经济、VR、无人驾驶、民宿等新型行业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地区协同监管机制,完善“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等监管模式,强化经营主体责任落实,确保激发市场活力、又有效防范风险。

(十八)规范非税收入电子一体化管理体系。统筹推进我省公安非税收入改革,全面完成业务系统对接、改造任务,组织机构变更、收费标准审核和调整,建立新形势下与电子一体化收缴相适应的汇缴、对账、现金、退款管理制度,及时开展退款退库工作,积极构建以手机扫码支付为主,以财政专网直联、现金代缴为辅的多层次、多渠道收缴模式,努力形成规范的非税收入电子一体化管理体系。

四、强化作风,展现公安政务服务新风貌

(十九)提高政务服务意识。大力倡导“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工作理念,坚决革除“怕慢假庸散”,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做到举止文明、热情礼貌、用语规范,做到“来有候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用最好的态度、最优的服务赢得企业和群众“零投诉”“零差评”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

(二十)加强政务服务队伍建设。积极选优配强政务服务队伍,将服务窗口作为锻炼干部和选拔干部的重要平台,选拔一批具有开拓创新、甘于奉献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政务服务岗位。加大对政务服务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政务服务干部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努力打造一直政治强、业务优、作风实、善创新的政务服务干部队伍。

(二十一)强化运用“好差评”系统。积极推进身份证信息管理、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车驾管业务、剧毒化学品等业务系统与好差评系统对接,不断推动“好差评”系统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服务渠道全覆盖,强化线下“好差评”工作,实现线上线下“好差评”双向发力,全力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评价对象全覆盖、服务渠道全覆盖和差评整改全覆盖,确保“好差评”工作真正落地落实。抓好差评核查、督促整改工作,探索建立一套回访、核实、整改、反馈的全流程差评处理机制,通过企业和群众的评价倒逼公安机关改进工作、优化服务。

(二十二)强化监督管理常态化。常态化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心声,收集群众需求,适时开展模拟办事、体验式暗访,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对策、解决问题,并对工作落实不力的,进行现场纠正,推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探索“监督+媒体”新模式,借助网络等新媒体,不断延伸监督触角,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通过警媒线索互动,有效回应群众期待,合理解决群众问题。

关联稿件

扫码浏览